团学快讯
团学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快讯 · 正文
“青砺基层”关爱一老一小|法学院“童心守护”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
来源: 编辑:端艳 发布日期:2025-07-30 点击量:

玉溪师范学院法学院“童心守护”三下乡志愿服务团队,以“助人自助”为核心,依托社会工作专业理念与方法,探索“社工+志愿者+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携手峨山县嶍峨为民社会工作服务中心,在袋鼠宝贝之家云南玉溪凤凰站开展了为期7天的暑期关爱行动,为新业态劳动就业群体家庭子女提供专业服务,为他们绘制了一幅充满安全与欢笑的成长画卷。 

  part 1  需求调研明方向 专业评估筑根基    

  “童心守护”实践团深入践行“需求为本”的社会工作原则:通过走访新业态家庭、与社工机构深度访谈,运用社会工作需求评估技巧,系统收集孩子们在“安全防护”“托管陪伴”“兴趣培养”等方面的核心需求,形成动态更新的需求清单。依托“袋鼠宝贝之家”项目,精准对接玉溪市红塔区新业态家庭需求,让课后托管、安全课堂等服务始终锚定服务对象最迫切的需求,体现社会工作“精准服务”的专业特质。  

  part 2  多元活动筑防线 社工方法显效能    

  小组工作促成长:团队以社会工作小组工作方法为框架,设计特色活动,通过“安全防护小组”“创意成长小组”等分组模式,引导孩子们在互动中掌握实用技能。

 消防安全:结合小组讨论技术,组织居家隐患大讨论;运用情景模拟法开展火场逃生演练,让孩子们掌握“湿毛巾捂口鼻、弯腰快撤离”的实用技能。    

  防溺守护:以小组竞赛形式开展防溺知识竞赛,通过角色扮演还原溺水救援场景,强化“六不准”要点记忆,让安全知识在小朋友们心中扎根。

团队协作:引导孩子们共同制定活动契约,运用小组契约法规范行为;分组完成隐患搜查任务,在分工合作中培养倾听与包容能力,彰显社会工作“赋权增能”的理念。 

个案视角护个性:针对个别孩子的特殊需求,志愿者运用社会工作个案工作技巧给予关注:对内向儿童,通过粘土创作、拓印手工等艺术治疗手法打开心扉;对行为散漫的孩子,以“纪律小帮手”“安全小卫士”等角色赋予责任,实现个性化引导,让每个孩子都能在适合自己的节奏中成长。

         part 3  实践成效获认可 专业价值见真章     

 80%的孩子们掌握实用安全技能,规则意识、团队精神显著提升,实现“能力增能”;为多户新业态家庭解决暑期托管难题,家长满意度高,缓解家庭照料压力;团队将“小组工作”“情景模拟”“需求评估”等社工方法系统化运用,形成可复制的“安全+成长”活动模式,为社区儿童服务提供专业参考。

 志愿者在实践日志中写道:“从运用小组动力设计活动,到用同理心回应孩子情绪,我深刻体会到社会工作的意义——不是简单给予帮助,而是通过专业方法激发孩子的内在力量,这就是‘助人自助’的真谛。”

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化社会工作专业方法的应用,优化“安全+成长”服务模式,探索“社工+志愿者+社区”的长效服务机制,让专业力量持续守护儿童成长,让“童心守护”的温暖不断传递。


上一条:“青砺基层”关爱一老一小|以法治之光照亮成长路,用青春之...

下一条:国歌嘹亮红土地|点亮童心,服务乡村:“蒲公英·青耕”实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