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盛夏7月,玉溪师范学院"春晖绿色行动组"的12名青年学子满怀热忱,远赴昭通市盐津县豆沙镇中心小学,开展为期6天(7月11日至16日)的"三下乡"主题暑期社会实践活动。这支由大学生组成的实践团队,以专业知识和青春热情为依托,通过精心设计的课程体系和丰富多彩的活动内容,为乡村孩子们带来了一场知识与趣味并重的暑期课堂,在盐津大地上播撒下绿色教育的种子。
启动仪式:殷切嘱托寄厚望
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孩子们热情洋溢地来到学校,把校园打扫得干净美丽,迎接实践团成员的到来
在活动启动仪式上,豆沙镇中心小学负责人发表了讲话:"感谢玉溪师范学院师生为我们带来这么有意义的活动。希望同学们珍惜这次难得的学习机会,在活动中收获知识,收获快乐。"实践团领队李娇晓表示:"我们将竭尽所能,为孩子们带来丰富多彩的课程体验。"启动仪式最后,全体师生在校园门口拍摄了大合照,"茄子"的欢呼声响彻云霄,定格了这个充满希望的瞬间。
实践过程
01创意实践课堂:寓教于乐,激发无限潜能
为激发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团队设计了丰富的实践课程:
(1)妙趣折纸课:一张张普通的彩纸在孩子们灵巧的手中变幻出立体的星星、旋转的飞镖和展翅的千纸鹤。五年级的同学骄傲地展示他的作品:"老师说我做的作品最像要飞起来的样子!"
(2)非遗漆扇制作:在专业指导下,孩子们从调色、滴染到绘制,亲手制作出独一无二的漆扇。一把把五彩斑斓的扇子不仅驱散了夏日的炎热,更让孩子们领略到传统工艺的独特魅力。
(3)自然拓印艺术:校园里的银杏叶、山茶花瓣成为最佳创作素材。孩子们将植物纹理拓印在环保布袋上,在实践中学习生物多样性知识。"看,我的布袋上有片完整的银杏叶!"王小雨同学兴奋地向伙伴们展示。
(4)环保主题绘画:围绕"保护海洋生态""共建绿色家园"等主题,孩子们用稚嫩的画笔描绘心中的美好愿景,一幅幅充满童真又富有深意的画作展现了他们对环境保护的独特理解。
02 多元知识课堂:全方位促进成长发展
党带领我们从过去走到今天,中国从贫穷落后走向美丽富饶,我们的生命已经与党和国家息息相通,又是一个丰收的七月,在这美好的日子里,我们又迎来了这个光辉的节日。
实践团构建了系统化的理论课程体系:
(1)绿色教育模块:通过生动有趣的互动游戏、形象直观的图片视频,将抽象的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知识。在"认识水下生物"课堂上,孩子们争相辨认各种海洋生物,学习保护海洋环境的重要性。
(2)安全教育模块:针对当地实际情况,重点开展防震避险、防溺水等实用技能培训。此外,还扩展了国土安全教育和粮食安全教育等。在学习中,孩子们掌握了正确的自救互救方法,安全意识和应急能力得到显著提升。
(3)文化传承模块:从讲述聂耳创作国歌的感人故事,到探访身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激发了孩子们的爱国情怀和文化自信。在"我的家乡"分享会上,孩子们踊跃介绍自己了解的传统技艺和地方特色。
03 暖心互动:用爱陪伴成长
除了知识传授,实践团成员更注重情感交流:
课间时分,师生们一起玩"丢手绢"等传统游戏,欢声笑语回荡在校园每个角落。
课后辅导时间,大学生们耐心解答作业难题,帮助孩子们掌握学习方法;
音乐课上,大家齐声合唱《我和我的祖国》,激昂的歌声传递着浓浓的爱国情谊。
离别时刻:依依不舍话真情
六天的时光转瞬即逝。在结业仪式上,孩子们用精心准备的礼物表达感谢之情。
这次实践活动不仅为乡村儿童带来了知识和欢乐,更在孩子们心中播下了希望的种子。正如实践团成员说道:"孩子们纯真的笑脸和求知的热情,是我们继续前行的最大动力。乡村振兴,教育先行,我们永远在路上。
随着活动的圆满结束,这些播撒在盐津大地上的绿色教育种子,必将在乡村振兴的沃土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玉溪师范学院将持续关注乡村教育发展,以教育赋能乡村振兴,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