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学快讯
团学快讯
当前位置: 首页 · 团学快讯 · 正文
“青耕教育”|“爱”传乡野,“歌”伴童音:“云岭青禾暖光”团队实践活动纪实
来源: 编辑:端艳 发布日期:2025-08-17 点击量:

2025年7月11日—15日,玉溪师范学院工学院“云岭青禾暖光”团队赴云南省红河州石屏县老旭甸村,开展以“关爱农村留守老小,传递科技红色文化”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用五天时间在乡村沃土上书写青春担当。

踏入被亿年化石包裹的老旭甸村,云岭青禾暖光团队开启了一场特殊的实践之旅。在村支书的引导下,队员们首先参观了党政宣传室和化石村发展史展览室。古老的化石墙见证着时光流转,而墙上挂着的党员干部工作照,则诉说着新时代的奋斗故事——自然奇观与人文精神在这里交相辉映。

带着第一手的村情数据,团队分成若干小组深入走访。在留守老人家中,队员们一边帮忙检修家电,一边讲解防诈知识;在光荣之家院落里,实践团成员们俯身倾听革命往事,记录口述历史;在崎岖的田间地头,成员们挥汗如雨,体验着“粒粒皆辛苦”的真谛。

从物质帮扶到精神浸润,关爱在互动中升温。与留守儿童共同游戏的欢笑里,隔阂悄然消融;“聂耳与国歌”的故事课堂上,红色基因浸润童心;集体演唱国歌的嘹亮歌声中,稚嫩的歌声在山谷回荡。这些寓教于乐的活动,既拉近了孩子们的心灵距离,更让红色文化在边疆村落落地生根。

五天实践如同一面镜子,照见乡村振兴的多元路径。队员们深刻体会到:“关爱是看得见的温暖,而精神传承是看不见的种子”。向孩子描绘大学图景,是为梦想播撒希望;陪老人闲话家常,是用陪伴驱散孤独;普及科技知识、传递红色故事,则是为乡村注入可持续发展的内生动力。

这场实践,不仅是高校青年服务乡村的生动尝试,更诠释了“民生温度”与“文化厚度”在乡村振兴中的共生共荣。云岭青禾暖光团队用行动证明:青春力量可以化作田间地头的实干、屋檐下的陪伴、课堂里的传承,在关爱与赋能中,为乡村振兴铺就温暖而坚实的道路。    

上一条:国歌嘹亮红土地|“义勇宣讲实践团”赴元江县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条:国歌嘹亮红土地|玉溪师范学院“智航未来”民航推普实践团赴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