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遇玉师:山水学府,人文殿堂
玉溪,这座被誉为“高原水乡”的滇中名城,是聂耳的故乡,也是玉溪师范学院的摇篮。学校依山傍水,占地1014.45亩,是距离省会昆明最近的地方院校。现有内设党政管理机构13个,教学科研类机构18个,服务保障类机构16个,其他机构6个,云南省监委派驻机构1个。在这里,春有繁花似锦,夏有绿荫如盖,秋有银杏铺金,冬有暖阳和煦。四季更迭中,玉师静候你的到来,与你共赴一场知识与成长的盛宴。
玉师印记:岁月沉淀,步履铿锵
玉溪师范学院是省属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1978年经云南省批准成立玉溪师范专科班,1983年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改建为玉溪师范专科学校,1992年经原国家教育委员会批准,更名为玉溪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成立玉溪师范学院,2024年获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07年学校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2017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审核评估,2019年成为云南省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示范院校建设单位,2021年成为教育部新一轮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试点学校,2024年获批工信部特色化网络安全产教融合创新中心首批建设试点单位,被认定为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入选云南省新一轮学校体育综合改革试点高校,被命名为全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示范学校,被确定为云南省基础教育教师培训基地。
学校始终秉持“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的校训精神,立足滇中、扎根玉溪、服务云南、辐射东南亚,为云南尤其是玉溪和周边地区培养近8万余名服务地方基础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为区域基础教育和滇中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校美育工作先进单位”“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优秀单位”“云南省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云南省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中心”“云南省节水型高校”“云南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示范学校”“云南省教育系统基层‘五好’关工委”“云南省第七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组织奖”“云南省科普基地”“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基地”等荣誉称号。
现有硕士学位授权点3个,省级高校一流学科(B类高原学科)1个,省级一流建设学科“新学科培育计划”学科1个,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立项建设硕士学位授权点7个。建有省重点实验室1个,省院士专家工作站2个,省野外观测研究站1个,省高校重点实验室9个,省高校工程研究中心4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省级法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1个,省级实验实习实训基地与技术创新服务中心2个,省级名师工作室4个,省级教学团队5个,省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团队2个、省高校科技创新团队9个。建有聂耳和国歌研究院、古生物研究中心、玉溪市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滇中文化研究与保护中心、污染控制与生态修复研究中心、生物多样性保护与利用研究中心等15个研究机构。一路走来,玉师风雨兼程不惧荆棘坎坷,步履铿锵。这里,是梦想的孵化器,更是未来的起跑线。
学科之林:扎根大地,仰望星空
学校坚持“人才强校”,聚焦引进和培养两个重点,做好引人、育人、用人三篇文章,着力建设高水平教师队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89人,副高级220人;博士240人,硕士384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1名,云南省“兴滇英才支持计划”36人,云南省“两类人才”13人,省级教学名师8人,玉溪市“兴玉英才支持计划”入选者81人,玉溪市中青年学科技术带头人26人,玉溪市有突出贡献优秀专业技术人才2人。
设有全日制本科专业50个,招生专业43个,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重点建设专业1个,云南省高等学校特色建设专业3个,云南省“一流专业”13个,云南省“新兴专业”1个,云南省专业服务产业试点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一流课程21门,省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6门。2023年云南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4项。美术学、体育教育、数学与应用数学、地理科学、物理学、汉语言文学、英语、学前教育、化学、思想政治教育、小学教育11个专业通过教育部师范类第二级专业认证。近年来,在中国大学生创新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等赛事中获国家级奖励99项。无论是探索基础学科的深邃,还是投身应用学科的实践,这里都有属于你的一片天地。玉师的专业之树,扎根滇中沃土,枝叶却伸向更广阔的天空。
玉师故事:国歌嘹亮,青春激荡
作为聂耳故乡的学府,玉师将聂耳精神深深镌刻在校园文化中。自20世纪90年代起,学校便将聂耳的故事融入校园文化,成立聂耳和国歌研究院,设立聂耳像、主题墙和文献专柜,让国歌的旋律在校园中回荡。
《毕业歌》是玉师的校歌,激励学子如聂耳般“以乐为矛,以梦为马”。2020年,聂耳和国歌研究院成立,四耳报告厅、聂耳文化墙……这些独特的文化符号,让红色基因深植每一颗年轻的心,孕育着新时代的青春强音。
玉师风景:书海泛舟,文化传薪
玉师的图书馆是一座知识的宝库,这里收藏了无数智慧的结晶。六层书库,千余座位,这里是思想的港湾。无论是晨光中的静读,还是夜色下的沉思,知识的光芒永远为你点亮。
湄公河次区域民族民间文化传习馆,则是玉师另一张亮丽的名片。1.2万平方米的展馆内,3万余件民间藏品、7200余件民族艺术作品静静陈列,诉说着滇中文化的瑰丽与多元。南虫艺术、非遗进校园、馆校合作……传习馆不仅是文化的守护者,更是创新的实践者,这里是文化的熔炉,也是创意的摇篮。
亲爱的“新”玉师人,玉师的故事里,终将留下你的姓名。愿你在凤凰花开的校园里,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师长的期许中,求真向善,砺行致远。
2025年的秋天,我们在凤凰路134号,不见不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