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青春的征途上,用蓬勃的热情点燃熠熠梦想,以踏实的行动诠释深沉担当。青春似火,燃烧出绚丽华彩;青年如光,传递着磅礴力量。现在,让我们跟随小玉青的脚步,一同走近2024年度“十佳社长”,目睹他们的个人风采吧!
和娇,女,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1班学生,曾获第十届“田家炳杯”全国师范生师范技能大赛优胜奖,2023年“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与“遵义会议”精神志愿宣讲活动作为团队负责人获得国家级立项,“大学生讲思政课”比赛获推国赛。
身为会长,回首过往满心自豪。每周五晚的社团常规打跳活动,就像点燃校园活力的火种,28次的积累,吸引超百人次参与,同学们的欢声笑语是最好的回馈。“民族团结一家亲”活动,汇聚200余人,为团结助力;“拾起民族文化遗珠”,让非遗走进大家视野;“红塔山之行”“东风广场打跳”,带着民族风情走出校园、走向校外。
此外,我们积极投身校际互动,牵手小学研学,踊跃参与各方社团活动,一路交流,一路成长,未来继续奋进!
赵义娇,女,共青团员,2022级文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3班学生,曾获第五届全国大学生语言文字能力大赛初赛一等奖,云南省第一届“耘轩杯”征文大赛小说二等奖,云南省大学生知识竞赛优秀奖。
过去的一年,我带领社团成员举办了2个立项活动,4个特色活动,14个常规活动,这些活动既有对以往活动的延续,又有一定的创新。其中《我们》复刊、驻校作家工作站建立,给社团成员提供了更广阔的展示平台;玉溪市文联评论家协会的各种交流分享会开阔了社员们的眼界。这一年里,我收获良多,综合素质和能力有了较大的提升,同时也看到了新的可能。
浦亚南,女,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小学教育专业1班学生,曾获2024年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挑战杯”竞赛省级优秀奖,2022 - 2023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优秀学业奖学金,2023 - 2024学年国家励志奖学金。
担任2023 - 2024年度“教师素养研习社”会长期间,策划并成功组织了46次社团活动,其中包括8项立项活动、5项特色大型活动,以及37场常规活动。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社团的文化内涵,还显著提升了社团的凝聚力和影响力。
一年来,我深刻体会到了作为社团负责人的责任与担当,也见证了团队在共同努力下所取得的成绩。同时,个人的专业能力和组织能力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展望未来,我将继续带领教师素养研习社,秉持创新精神,共同书写社团发展的新篇章。
心存希冀,目有繁星;
追光而遇,沐光而行。
“聂耳和国歌”讲习团 郭昕瑶
郭昕瑶,女,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学生,曾获“2024年十三届高校思政教育师范生教学技能测试全国二等奖”,获“校级三好学生”、“优秀共青团干部”的称号。
社长感想
聂耳和国歌讲习团近一年开展了200余场宣讲,面向各类宣讲对象,很好的锻炼了大家的宣讲能力,也收获了更为丰富的知识,这是我们所有社员自我能力提升的过程,也增强了社团的凝聚力,希望未来的讲习团能够探索出更多有趣新颖的宣讲模式,让聂耳和国歌的故事继续被更深更广的传播,也让每一个加入我们社团的成员都能收获更好的自己!
陈应微,女,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旅游管理班学生,曾获玉溪师范学院2023年度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社会实践调查报告一等奖,被受聘为玉溪市烈士纪念园讲解员。
在大学生心理协会担任会长的这一年,带领社团成员举办了多次有关心理健康的活动。在“5.25”心理健康教育月,除了延续开展知识宣传、美好生活摄影和心理电影赏析大赛,我们还增加按“爱我手印”、赠送鲜花和气球花束、套圈、银杏林照片展出等活动,覆盖人数近800人。
新生入学后,我们发挥社团作用,开展了“从心出发 告别焦虑”的活动,倾听新生的心声,带领同学释放压力。
唐建荣,女,共青团员,2022级社会工作班学生,曾获“优秀志愿者”,云南省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玉溪师范学院校赛铜奖,“优秀共青团员”,玉溪师范学院大学生创新大赛(2024)主赛道中荣获“优秀奖”。
2024年,四叶心社工协会共举办22场常规活动,10次特色活动和1个立项活动,社团秉承“传、帮、带”的初心,通过传承、帮助、带动的形式,共同助力社团的发展。
在担任社团负责人期间,有熬夜做策划的疲惫,更有活动成功举办时的喜悦。我学会了统筹协调、倾听理解,社团成员的成长也让我成就感满满。这段经历珍贵非常,希望社团未来也能奔赴更高处。
孙小云,女,中共预备党员,2022级学前教育专业2班学生,曾获云南省三好学生,第十一届“挑战杯”云南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铜奖,国家励志奖学金等荣誉。
2024年,在担任手工坊会长期间,累计组织了37次社团活动,其中立项活动和特色活动7次,常规活动30次,一次次的活动换来了我的快乐与成长,体验各种手工乐趣的同时我的组织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自我调节能力都得以提升。
往后的日子里,我会认真反思社团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不足,主动与下一届社团负责人分享我的工作经验,共同携手建设好手工坊社团!
杨晓玥,女,共青团员,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班学生,曾获云南省民族地区教师普通话培训情景教学活动优秀助教,"小我融入大我,青春奉献祖国"网络安全科普教育进小学优秀宣讲员。
作为网络安全宣讲团会长,任职后我全力推广网络安全知识。在校园开展104场新生宣讲,3673名新生入学即受教;校外举办45场活动,接待2880人次,为群众和学生科普网络安全知识。我始终热情满满,不断探索、学习新知识,从青涩紧张走向自信从容,专业素养与个人能力大幅提升。
朱勋丹,女,共青团员,2022级英语专业2班学生,曾获由中国生态道德教育促进会主办的全国青年“双碳”目标宣传倡议活动社会实践证书和环保青年称号。
2024年,在担任社团负责人期间,组织活动累计33次,参与人数超1000人次,其中“我为环保发声”征文活动和碳排放海报设计大赛活动参与人数超100人次,有效增强了同学们的环保意识。
在此过程中,我也学到了很多,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前期的策划和宣传,也离不开一个具备领导能力的组织者,只有把每一个环节做好才能让活动效果达到甚至超出预期。
赵翠艳,女,共青团员,2022级自然地理与资源环境专业学生,曾获简历设计大赛二等奖,“中纬杯”测量大赛三等奖。
2024年,在担任社团负责人期间,共组织了33次社团活动,其中包括3次立项活动,5次特色活动,其中包括“中纬杯”测量大赛、地理知识竞赛、地理教具模型设计制作大赛等,为师范类的同学提升专业技能提供了平台。
展望未来,我们满怀憧憬,心向光明。同时,我们也将更加注重社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让社团成为每一位成员心灵的港湾,精神的家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