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广袤的西部大地上
青春的脚步从未停歇
一群玉师学子走出校园,背起行囊
以志愿之名,跨越山川湖海
从龟兹小巷的文化传承
到维西山乡的振兴之路
再到勐海村寨的温情守护
……
他们用汗水浇灌理想
用奋斗诠释青春
用行动践行“到西部去,到基层去,
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
这一铮铮誓言。
青春不设限,服务无边界。从彩云之南到西域库车,跨越的不仅是3712公里的空间距离,更是一场从校园到边疆的青春远征。陈楠,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昆明姑娘,2024年从玉溪师范学院商学院毕业后,怀揣对边疆炽热的向往与奉献的热情,奔赴新疆库车市,用行动诠释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刚到这里的时候,真的很不适应。”陈楠坦言。气候差异、文化陌生等诸多挑战接踵而至,但她始终以玉溪师范学院“至真至善 致美致用”的校训激励自己:“开弓没有回头箭,既然做出了选择,便只顾风雨兼程。”
陈楠被分配到库车市萨克萨克街道工作后,很快就被充满魅力的龟兹小巷所吸引。“这里既有历经百年岁月的古民居,又有充满创意的新潮文创店铺,每一位居民都有着属于自己的独特故事。”毕业于旅游管理专业的她,敏锐地察觉到龟兹小巷深厚的文化底蕴,但不少游客只是走马观花,未能领略到其背后蕴藏的文化内涵与魅力。于是,她主动当起了龟兹小巷的解说员。为了能更好地向游客推介龟兹小巷,陈楠积极与当地居民交流,努力学习他们的语言和文化。她利用业余时间查阅大量龟兹文化资料,还拜访当地历史学家和文化研究者,深入了解龟兹小巷的历史变迁、建筑特色和民俗风情,用心感受和挖掘小巷背后的动人故事,并设计出“故事+体验”的沉浸式讲解方案。如今,她手指斑驳砖墙讲述丝路往事的身影,已成为小巷里最动人的风景。
种种经历让她明白:民族团结并不是抽象的口号,而是在共同经历中生长出的情感联结。她时刻牢记母校教诲,躬身践行,努力做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践行者,让“石榴籽”抱得更紧。在街道党委的帮助下,开办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小课堂,从语音语调到情景对话循序渐进,帮助居民提升语言能力,促进各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
回望这一年扎根西部的点点滴滴,陈楠的眼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是玉溪师范学院的教育让我明白,真正的青春价值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我要继续当好龟兹文化的传承人,做好民族团结的践行者,让千年文明在新时代焕发光彩!”
“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2023年自玉溪师范学院文学院毕业后,杨根山毅然响应时代的召唤,来到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康普乡,成为一名西部计划志愿者。
刚到维西县的第一天,来不及熟悉当地环境的他,就投身到共青团维西县委组织的防汛救灾志愿服务中,在抢险一线,他与应急管理部门的同志并肩作战,蹚着齐膝的积水疏通沟渠,踩着泥泞搬运受灾物资。“第一天就这么拼,太累了。”杨根山在心里暗暗叫苦。但当他把物资送到当地受灾群众手中,看到乡亲们感激的眼神,听到那一声声真挚的“谢谢”时,所有的疲惫都化作了继续前行的力量。“这真的是太有意义了!”这是杨根山参加完防汛救灾志愿服务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这一刻,他也真切地体会到,青春的价值就在于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绽放绚丽的光芒。
有了这次经历之后,杨根山主动申请调往条件更为艰苦的康普乡。在乡村振兴一线,他全身心投入到网格化管理服务信息录入工作中,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并肩作战。无论是田间地头还是农户家中,总能看到他与村干部们一道挽起裤腿、撸起袖子,同吃同住同劳动的身影。面对康普乡各村村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的实际情况,杨根山不畏艰辛,跋山涉水开展入户走访,用2个月的时间走遍全乡9个自然村。他坚持“不漏一户、不落一人”的工作原则,先后为162户困难群众落实惠民政策,真正把乡村振兴的温暖送到群众心坎上,展现了新时代西部志愿者“脚下有泥、心中有光”的为民情怀。
“转眼间,我到维西快两年了,我在岗位上不断学习、充实自己,逐渐熟悉这片土地,这里的民族文化、民俗风情深深打动了我。这次经历,将会是我人生画卷中浓墨重彩的一笔。西部计划志愿者的体验让我沉下心来,去思考、去学习、去成长。”在杨根山看来,“西部计划”不仅仅是一份工作,更是一次难得的人生历练,是青春最美好的注脚。未来,他将带着这段经历赋予的力量,继续坚定前行,将青春的激情与汗水挥洒在维西这片热土上,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3年夏天,刚从玉溪师范学院地理与国土工程学院毕业的钱琴,积极响应祖国的号召,怀揣着“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青春誓言,参加了西部计划,前往勐海县勐往乡,开启了她的志愿之旅。
在勐海县勐往乡的两年间,她始终坚守在乡村振兴一线,积极投身各项工作。钱琴常说“只有把心贴近群众,才能真正听到他们的心声”,为此,初到乡镇的她,为尽快熟悉乡情村情,带着笔记本走遍了村村寨寨。每到一户,她都耐心询问群众的生活状况,每一个反映的问题,她都工工整整地记在本子上,像对待自家事情一样放在心上,及时向上级领导反映,竭尽全力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为了让惠民政策精准惠及每一户家庭,她常常带着政策宣传单,根据每户家庭的实际情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释:“大爹,您家的这个情况可以申请医疗补助。”“阿姐,娃娃们上学有这个补贴可以领”。渐渐地,乡村们见到这个脸上总挂着笑容的姑娘,都会亲切地称呼一声“小钱”。
回首这段西部计划之旅,钱琴表示“淳朴的民风、同事的友好,让我在西部计划的每一天都充满温暖与力量。正是这些点点滴滴的感动,让我的志愿服务之旅走得坚定而充实。”未来,她将带着这份温暖继续前行,让青春在勐海这片热土上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他们的故事
是西部计划画卷上最动人的一笔
如同繁星,点亮了深邃的夜空
如同种子,在泥土中孕育希望的绿荫
西部计划的玉师篇章仍在书写
未来,当更多的青年踏上这条道路时
他们终将明白——
最炽热的青春
不在繁华都市,而在基层沃土
最深刻的成长
始于选择,成于坚守
始于奉献,归于热爱
而这段属于西部计划志愿者的旅程
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