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暑期将至
行囊已备,热血满格
三下乡的征途即将启航!
但请记住:
安全是底气,平安是前提!
在启程之际
小玉青特别整理了这份社会实践安全指南
请务必收好!
乡村环境与气象灾害安全
01了解当地环境
提前通过可靠渠道(当地政府网站、新闻报道、学长学姐经验)了解实践地的地理、气候、风俗习惯、潜在风险(如地质灾害点、野生动物出没区、水域情况等)。
到达后,第一时间向村干部、村民或驻地负责人了解当地特有的安全注意事项。
02关注气象预警
实践期间,务必每日关注中央气象台、地方气象台发布的天气预报和灾害预警信息,可通过手机APP、广播、电视或网络等多种渠道获取相关的信息,以便及时应对恶劣天气或突发自然灾害。
03重点防范
暴雨洪涝: 避免在低洼地、河谷、山洪通道、危旧房屋附近逗留或扎营。遇强降雨,立即转移到地势高的安全地带。切勿冒险涉水,尤其是不明深度的积水区。
雷电: 雷雨天气时,远离高地、大树、电线杆、金属物体、水体,尽快躲入有防雷设施的建筑物内。在空旷地无处躲避时,应双脚并拢下蹲,降低身体高度。
高温中暑: 避免在烈日下长时间暴晒和剧烈运动。穿戴透气防晒衣物、帽子、太阳镜。大量补充水分和电解质(淡盐水、运动饮料);携带防暑药品(如人丹、十滴水、藿香正气水)。如出现头晕、恶心、乏力、体温升高等中暑症状,立即转移到阴凉通风处,物理降温,严重者及时送医。
地质灾害(滑坡、泥石流): 避免在陡坡、山谷、河道附近停留或行走;注意观察山体是否有异常声响、裂缝、落石等。发现异常,立即向安全方向撤离。
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不擅自进入未开发区域、深林、危险水域(水库、深潭、湍急河流)。不随意接触、捕捉或食用不认识的动植物。
交通及乘车安全
01选择正规交通工具
长途往返: 优先选择有正规营运资质的高铁、长途汽车,避免乘坐超载、无证运营的“黑车”。
当地短途: 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公交车、出租车),如需包车,务必选择有合法资质和良好信誉的公司/司机,签订合同,明确责任。严禁乘坐农用车、三轮车、超载面包车等非法营运或安全系数低的车辆。
02乘车安全注意事项
全程系好安全带(无论前排后排);
不与司机攀谈,避免分散其注意力;
遵守交通规则,不催促司机开快车;
保持警惕,看管好个人财物;
夜间行车尤其要提高警惕。
03步行与骑行安全
乡村道路可能出现狭窄、路况复杂(坑洼、碎石、牲畜出没)等情况,步行或骑行时务必靠边行走/骑行,注意观察来往车辆。
夜间行走必须携带手电筒等照明工具,穿戴带有反光标识的衣物。骑行自行车、电动车必须佩戴头盔,遵守交通规则,不载人、不飙车、不逆行。
04保持通讯畅通
出行前告知带队老师或队友目的地、预计返回时间、乘坐交通工具信息。
随身携带手机并保持电量充足,遇到突发情况及时联系带队老师、队友或求助(110、122、120)。
食品卫生与健康安全
01
饮食卫生
选择正规就餐点: 尽量在学校食堂、有卫生许可证的餐馆就餐;避免在卫生条件差的路边摊、无证摊贩处购买食物。
注意食材新鲜: 不食用腐败变质、过期、来源不明或感官性状异常的食物;谨慎食用凉拌菜、生食海产品、野生菌菇等高风险食品。
饮用安全水源: 务必饮用开水、瓶装水或经可靠消毒处理的水;不喝生水、未经煮沸的山泉水、河水等。
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勤洗手,不共用餐具、水杯。
02
预防疾病
防肠道传染病: 注意饮食卫生是根本;出现腹泻、呕吐等症状及时就医,并报告带队老师。
防蚊虫叮咬: 乡村蚊虫较多,携带并使用驱蚊剂(含避蚊胺、派卡瑞丁等有效成分),穿着长袖长裤,必要时使用蚊帐。警惕登革热、疟疾等虫媒传染病。
防过敏: 了解自身过敏史,避免接触过敏原(如特定食物、花粉、昆虫等)。携带常用抗过敏药物。
基础疾病管理: 如有慢性疾病(如哮喘、心脏病、糖尿病、过敏等),务必携带足量常用药品,并告知带队老师和至少一名队友应急处理方式。
03
个人健康管理
保证充足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澡换衣;
根据天气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预防感冒;
女生注意生理期卫生保健。
住宿安全
01
选择安全住所
优先选择有正规资质的招待所、宾馆或经考察确认安全的村民家。
入住前检查住宿环境安全:查看门窗锁具是否完好、消防通道是否畅通、用电是否安全、房屋结构是否稳固(尤其是老旧房屋)。
02
住宿安全须知
随手锁门关窗: 离开房间或睡觉时务必锁好门窗,尤其是低楼层房间。
妥善保管财物: 贵重物品(笔记本电脑、相机、现金、证件等)随身携带或锁入可靠地方;不要将大量现金放在房间内。
注意用电安全: 不使用大功率违规电器(如热得快、电炉),不乱拉乱接电线,充电器不用时及时拔下;了解住所的电源总开关位置。
注意消防安全: 熟悉安全出口和消防器材位置,不在房间内吸烟、使用明火(如点蜡烛),保持通道畅通。
保持警惕: 对陌生人的搭讪、敲门保持警惕,不轻易让陌生人进入房间,夜间尽量减少单独外出。
遵守规定: 遵守住宿场所的管理规定,按时归宿。
04
团队管理
实行每日查寝或点名制度,确保队员按时归宿。
队员之间互相关照,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沟通并报告带队老师。
野外与实践操作安全
01
行前准备与评估
充分了解实践内容(如调研、支教、农务、环保、测绘、工程协助等)的具体操作流程和潜在风险。
接受必要的安全培训和技能培训(如使用农具、简单急救、野外生存基础)。
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装备(如手套、安全帽、护目镜、防滑鞋、救生衣等,根据实践内容需要)。
评估身体状况,量力而行,不进行超出能力范围的高风险活动。
02
实践操作安全
严格操作规程: 使用任何工具、设备、仪器前,必须了解其正确使用方法和安全注意事项,并在专业人员指导下进行,切勿违规操作。
注意劳动安全: 进行体力劳动(如农活、搬运)时,注意姿势正确,防止肌肉拉伤、扭伤、砸伤等,注意劳逸结合。
防火安全: 在野外或林区,严禁吸烟和使用明火。进行涉及火源的实践(如生火做饭、焚烧垃圾)必须选择安全地点,远离易燃物,并确保火种彻底熄灭。
水域安全: 严禁私自下水游泳、嬉戏。 如需进行水上作业或靠近水域活动(如水质采样、环保宣传),必须穿戴救生衣,并有安全员监护。
防动物伤害: 在可能有蛇、虫、犬类出没的区域活动,注意观察,穿高帮鞋和长裤。不主动招惹动物。如遇蛇类,保持距离缓慢退开。学习被蛇咬伤、狗咬伤的初步处理知识。
防植物伤害: 不随意触摸、采摘不认识的植物,警惕有毒植物(如毒蘑菇、漆树、荨麻等)和带刺植物。
03
团队协作与监护
野外或进行有风险的操作时,必须结伴而行,严禁单独行动。队员之间保持联系,相互照应。
明确现场安全负责人或监护人。保持与带队老师或后方联系人的通讯畅通。
04
急救准备
团队配备有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的队员。
携带常用急救药品和物品(创可贴、消毒棉签/纱布、碘伏、绷带、三角巾、止痛药、抗过敏药、防中暑药、个人特殊药品等);了解当地最近的医疗机构位置和联系方式。
纪律与作风要求
01
严守纪律规定
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校纪校规及实践地风俗习惯。严禁任何单位和个人借“三下乡”之名组织公款旅游、聚餐、娱乐等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及廉洁自律要求的行为。
02
维护形象,尊重乡情
着装得体,言行文明,尊重当地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与村民友好沟通,虚心学习,展现新时代大学生良好精神风貌。
03
及时沟通
遇到任何困难、突发事件或特殊情况,第一时间向团队负责人、指导老师报告,并联系学院团委或学校相关部门寻求支持。
从教室走向村头,
从书本深入泥土,
愿这份安全指南,化作“护身符”,
静卧你的背包夹层,
常驻你的手机备忘录。
助你在实践中满载而归,
更护你一路平安。
期待你们于
“三下乡”、“返家乡”的广阔天地间,
将实践的青春故事,
深深镌刻在祖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