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5日,马克思主义学院“四只耳朵”青年推普团墨江小分队赴普洱市墨江哈尼族自治县坝溜镇,开展“推普助力乡村振兴”的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以“九个一”为抓手,创新推普形式。推普团精心设计“识、读、唱、写、辨、说、纠、画、演”九位一体的推普课程体系,通过“中国两字溯源”活动带领孩子们认识汉字演变历程,组织经典诵读培养标准发音习惯,体验软笔书法感受汉字书写之美,开展“方言找不同”游戏辨别标准发音,设置情景对话强化日常交流能力,组织“小小推普员”互相纠正发音,绘制“我心中的普通话”主题画作,编排推普情景剧在表演中运用普通话。
以红色教育为载体,厚植家国情怀。7月17日是聂耳纪念日,推普团在坝溜镇中心小学举行庄严的升旗仪式,向孩子们介绍了人民音乐家聂耳的生平事迹,讲述人民音乐家聂耳创作《义勇军进行曲》的感人故事,阐释国歌中蕴含的民族精神,解读“四只耳朵”团队名称“倾听时代声音、传递爱国情怀”的深刻寓意。随后,实践团带领孩子们前往烈士纪念碑开展英烈事迹讲述和纪念碑清洁维护活动。
以爱国小剧场为平台,涵养赤子之心。实践团成员精心选取《那年那兔那些事》片段播放,引领孩子们沉浸观看。随后,在实践团成员指导下组织片段演绎,让革命历史与家国情怀在生动表演中自然流淌。这不仅有效推广了普通话规范,更带领孩子们重温了那段激情澎湃的峥嵘岁月。
以普法宣传为契机,培育法治意识。推普团在“云上坝溜”开展了一堂独特的法治教育关怀课,从国歌、国旗的发展历程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再到讲述英雄故事,并同唱《国家》,帮助孩子们明白国旗的意义,感悟国歌的力量,激发孩子们的爱国情、报国志。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通过系统化的“九个一”推普课程、沉浸式的红色文化教育和创新性的普法宣传,既助力普通话普及,又浸润红色文化与法治精神,用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