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高校新闻传播类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红塔书院举行
2020-11-29 22:36:51   来源:    评论:0 点击:

11月28日下午,云南省高等学校新闻传播学类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在文学院2-3室准时召开。云南大学副教授杨星星、晋群,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金星、副教授许丽华,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张名章、副教授刘红等六位召集人分别总结了各个专业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经验和教训。

发言人:杨星星副教授 新闻学专业召集人

云南大学副教授杨星星指出,就云南省高校而言,其首要突破口在其教学运行中应关注教师这一核心问题,师资力量一直是云南新闻学专业的一个短板,一方面师资数量薄弱,另一方面师资队伍结构安排也存在不合理。而另一突破口则在于就业,各高校应引导新闻传播专业毕业生向对应职业的流向,提高就业率并实现高质量的就业。第三突破口则是在课程设计上,高校在课程体系上要多打造一流课程、精品课程,同时在教材选择方面也应选择面向21世纪、权威高质量的教材。最后杨星星教授简单表达了自己的思考和意见,在我省基础薄弱的情况下高校要走出一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同时希望高校能借助此次教指委会议建立一个稳定的协同机制。

发言人:晋群副教授 广播电视学专业召集人

云南大学副教授晋群作为广播电视专业的召集人,从实践教学和思政教育两方面肯定了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民族大学、昆明学院、云南大学滇池学院、红河学院,还有云南艺术学院文华学院等7所高校在广电建设方面取得的成果,同时就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进行了说明。近来来,7所高校积极依托自身优势,紧随时代脉搏,推动传统媒体向新时代融媒体发展。云南大学的国家级新闻传播教学示范中心,云南民族大学的新闻工作坊,云南师范大学的云南本土民族特色新闻传播等新闻实践基地都各具特色,其他学校的实训基地也在稳步建设中,而且在毕业生方面,采用作品设计等灵活的毕业考察方式,引导学生多元化发展,并且鼓励学生利用自身所学积极创业,开设摄影工作室等。在教学活动中,将思政教育逐渐融入各个学科,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找到合适的对标学校,明确发展方向,促进自身快速发展。

发言人:金星教授 广告学专业召集人

云南民族大学教授金星:在新文科的建设上,的确存在一个较大的问题,比如一个专业的指标是多少,与其他学校相比孰高孰低,相对于这个比较是不符合实际的,对于所谓的标准问题,我们需要加强对专业问题的建设,如果说只增加几个专业点,那肯定是不够的,同时也会暴露出许多问题,因此新闻与传播专业首先需要看师资的总量,师资的规模,还有师资的专业匹配度也是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其次,实践教学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怎样去面对现在的媒体融合的大的社会背景和产业背景,也是有很大的差距,因此更加注重学生动手能力是新闻与传播发展的因素。

发言人:刘红副教授 编辑出版学专业召集人

昆明理工大学副教授刘红做了编辑出版学专业的评价汇报总结。首先,她主要总结了昆明理工大学、云南民族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文理学院这三所院校的专业评价。指出在2018~2019学年中三所院校在思政教学、考核方案、学校比赛、英语四六级过级率等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一方面,虽然昆工和文理学院在编辑出版专业都推出了自己的办学特色,但由于师资、实践平台等各方面的问题,文理学院要停招本专业,昆明理工大学也进行压缩专业,凝结师资力量。只剩下民族大学,它的办学方向就是编辑出版加民族语,做到立足于区域特点突出办学特色;另一方面是学校对标的问题,有些学校的官网资料是比较完整的,但是由于实际上和这些学校还是有很大的差距,地理位置等区位因素的优越性使很多学校达不到对标的要求;相反有些学校的官网资料少,更新不及时就很难去进行对标。其次,从办学情况上来看的话,编辑出版专业在全国可能处于中上水平。在本专业的动态调整上,从2018年起,全国有8所院校,包括湘潭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在内的8所院校,撤销了编辑出版专业。在评估材料的过程中,比如说专业课和国标的对标情况,还有待提升,在一些学科的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过程中,基本上也是把国标中的那些课程全覆盖。

发言人:张名章教授 传播学专业召集人

昆明理工大学教授张名章从三个方面对传播学专业做了工作总结,第一是从评估视角、第二是从传播学专业发展的视角、第三是昆明理工大学自己的办学专业特色。第一个方面,从评估的视角来讲张教授用一个词“单+纯”概括了工作。“单”就是比较简单,云南师范大学传播学和昆明理工大学传播学做事情时候比较的简单,工作开展的比较圆满;“纯”就是对专业研究得比较透彻。第二个方面,张教授说传播学专业在全国都存在一种偏见的问题,那么这个偏见表现在哪些方面呢?张教授认为第一个是出现了一个“不对称”问题。一个是内外不对称,传播学在国外是很热的,但是在国内传播学办的比较少;另一个就是“上头热下头冷”,主要原因是传播学的学科定位,实际上它是一个综合性、融合性和多元性的新兴学科,是多学科的一种骨干,一种轮廓或者一种交叉。其次,本科专业为传播学提供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就业率,而新文科建设走的是一种学科要交叉,学科要融合的道路。传播学的局限性可能变成一个优势,如新的分工与职业会出现。第三个方面,张教授汇报了昆工办学过程中的一些特色。提出在办传播学的时候,突出表现了传播学的抽象特点而缺少了文化底蕴,进而总结了传播学需要加上文科的情怀、理科的背景和艺术的烘托才能形成自己独特的办学特色。

发言人: 许丽华副教授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召集人

云南民族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许丽华副教授总结了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综合评价工作。许丽华提出,在评价的时候更多的是去看所有的专业是否按照国标来开设,但是大多数学校新闻传播类的核心课程都开不出来,许副教授提出了四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师资队伍不足。第二,评分时材料不齐全。第三,专业培养与社会实践脱节的问题。第四,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的问题。第五,是课程思政的问题。

最后,许丽华提出了对标的问题。指出网络与新媒体专业对标是有特点的,需要几所学校多沟通交流,希望能够获得教育厅或教指委的帮助,去了解考察所对标的学校,这对全省的专业建设来将得到很大的提升。

相关热词搜索:团支部 团委 程序

上一篇:文学院举办中国茶叶发展源流讲座 下一篇:云南省高校中国语言文学类专业建设经验交流会在红塔书院举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