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9日,玉溪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同音银井,语助振兴”实践团的志愿者们与银井村的孩子们相遇,正式拉开了2025年“推普助力乡村振兴”全国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志愿服务活动的序幕。
这一天,普通话的韵律与民族文化的色彩交织
童心与热情碰撞,共同谱写了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1.初见·以语为桥
在初次见面会上,孩子们用略带羞涩的普通话介绍自己的名字和爱好,一句句“你好”“我们一起学习吧”瞬间点燃了课堂的活力。随后,孩子们被分成四个小组,通过“名字接龙”和“兴趣分享”游戏,在志愿者引导下互相认识。
2.游戏·寓教于乐
孩子们在“数鸭子”和“抓拍小游戏”的游戏中快速反应、大声跟读,轻松掌握了《神州谣》和《民族团结》两首诗歌的朗诵。 《神州谣》 我神州,称中华,山川美,可入画…… 《民族团结》 五十六族共一家,同心浇灌团结花……
课间时分,经典的“丢手绢”、“老鹰抓小鸡”游戏让操场变成欢乐的海洋,志愿者们也加入其中,与孩子们奔跑嬉戏,仿佛回到了纯真的童年。
3.舞动·文化共融
课间休息后,志愿者们带领孩子们跳起了傣族舞。伴随着悠扬的歌声,孩子们沉浸轻柔的舞姿,体验傣族文化的独特魅力。尽管动作略显生涩,但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自信与快乐。
4.告白·童心向国
活动的压轴环节是集体朗诵展示。在《我爱你中国》的深情旋律中,孩子们用清脆的声音齐声朗诵《神州谣》和《民族团结》,字句铿锵,情感真挚。这一刻,普通话的力量与爱国情怀交织,凝聚成乡村振兴中最动人的画面。
5.传承·光影传情
午后,《大闹天宫》的水墨动画在幕布上绽放。孩子们瞪大眼睛,随着孙悟空的筋斗云遨游在神话世界。“老师,那个云彩会说话!”傣族男孩兴奋地指着屏幕。京剧唱腔回荡在教室,传统文化的种子悄然播撒。
6.彩绘·情怀告白
观影结束后,孩子们拿起画笔,为《神州谣》和《民族团结》的诗句配图涂鸦,用色彩诠释对祖国的热爱。一幅幅充满童趣的画作在展示环节大放异彩——巍峨的长城、飘扬的五星红旗,宏伟壮观的天安门,可爱的卡通小人……孩子们用普通话讲解自己的作品,语言与艺术在此刻完美融合。一名小孩画了一颗夺目的石榴,志愿者便上前问道其缘由,她说骄傲地用普通话解释着:“我们要像石榴籽一样团结。”一幅幅稚嫩却真挚的画作,诉说着边疆孩子最纯真的爱国情怀。
“老师,明天还来吗?”
夕阳把影子拉得很长很长
像一首没读完的诗
志愿者们数了数
书包里多出了许多个
会发芽的明天